由此可见古代陆路运输的艰难,因此凡是能够有水运的地方,人们肯定会千方百计采用。
回到南郑之后,他才开始组织人学习烧制水泥。
他也不要求什么高标号水泥,且估计也烧不出多高的标号,只能烧出勉强可用的硅酸盐水泥。
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,经破碎、配料、磨细制成生料,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,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(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)磨细而成。
如果是低标号硅酸盐水泥,烧制工艺本身并不复杂,主要是劳动力消耗较多,刘瑁又琢磨起如何提高劳动力。
想了好几天他终于想出一招:妇女能等能顶半边天,还得从女人身上想办法。
毕竟经常打仗,如今的男女比例许多地方都接近1:2,甚至更高,益州也达到了1:1.5。
(PS:战国时期,很多时候北方各国男女比例能够达到1:2.5。有时候男人一妻多妾是为了人口繁衍的需要,毕竟女多男少)
女人纺纱织布占用了大量时间,刘瑁决定再发一道令强力推广自己的“三锭纺纱机”,同时在各郡郡治开始推广更先进的珍妮纺纱机。
有了先进的机械,就可以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一部分时间来,参加农业劳动。
汉中不乏能工巧匠,刘瑁也知道珍妮机的基本原理,因此仅仅花了十天时间,珍妮机的草图就完成,然后开始试制样机,然后再进行改进。
……
时间已到十二月,天寒地冻。
这一日天气突变,乌云密布,不多时天空中就下起了小雨,又过了片刻,鹅毛大雪飘然而落。
刘瑁在后庭阁楼之上,与众多家人在一起赏雪,吃着炙肉喝着米酒。
母亲当然没来,他和弟弟刘璋在成都,不过,刘瑁几位年岁较大的侄儿都过来了。
最大的一位是刘良,他是刘瑁大哥的长子,今年十二岁,很聪明的一个小伙。
另外还有两个侄儿:十岁的刘芳,二哥之子;七岁的刘誉,大哥之子。
刘瑁自己三岁的儿子刘统,一岁女儿阿娇当然也在一旁,他二人都是侧室张氏所生。
这张氏是普通小户人家,与成都豪强张氏毫无牵连,她父亲和兄长也只是在蜀郡当佐史,还低于斗食。
现在,刘瑁已下令让吴氏抚养刘统,这是为了防止今后吴氏不能生养,反正后世历史上,吴氏和自己无子。
他知道,有时一对男女结婚无法生育,而分开之后各自成婚,又都能够生育,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。
刘璝也被请了过来,他当然独自一人,小孩子们都围着叫他五叔,他也带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分给众人。
大家一边饮酒一边聊天,很快就说到了明年入关中之事。
刘璝说道:“兄长,明年入关中,弟愿担任先锋!”
他这话刚说完,依旧穿着孝服的刘良说道:“三叔,儿也要进关中,要手刃仇人李傕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