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珊文学网 > 历史军事 > 宋胆 > 第107章 谁赢了

第107章 谁赢了(1 / 2)

上架了,不容易....

大伙能贡献个首订什么的,就订了吧。

.....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忽必烈圣旨一下,不但赵维颇感意外,连伯颜也甚是不解,为何陛下转变如此之快。

不过,不管怎么说,东瀛四岛的局势都将因为这一道圣旨而改变,甚至是永久的改变。

三月,伯颜大军一改常态,不在为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停滞。

兵分两路:

一路,由伯颜亲自带领,举兵七万,折返本州东岸的横须贺大营。

三月中,定镰仓城几乎没有遇到抵抗,不日便进军东瀛国都——京都。

三月二十一,兵临京都城下,围而不攻,亦不受降。

第二路,十万大军,则是自金泽南下。

四月初,已经穿插至本州西南海岸——宇部。

在这里,有张弘范的中军舰队接应。登船渡过周防海湾,一日便于九洲岛的中津登陆。

而中津距离九洲主战场福冈只有两百里的距离,且就在九洲守军的后方。

一个月的时间,元军自本洲内陆便穿插至九洲战场。

只能说,伯颜动真格的了,无敌于天下的蒙元大军动真格的了。

九洲的十万老卒腹背受敌,没有半点取胜的机会,唯一的生路便是投降。

可是,北条时宗说的一点没错,这十万白发武士本就没打算生离。

以十万老迈之躯,在失去沿海高墙的情况下,硬撼五十万元军,生生与张弘范拉扯了一个月。

在使元军付出十万伤亡的代价后,最终全部玉碎。

最让张弘范咋舌的是,数十万人的浩浩之战,他竟未能生擒一个东瀛俘虏。

......

五月初,九洲战歇。

张弘范一面亲自坐镇九洲,整顿汉军和高丽辅兵,占领九洲诸城;一面下令大军之中的精锐之师——蒙古军、探赤马军火速北进,向本岛反扑。

五月中,与围困京都的伯颜大军汇合。

后宇多天皇得知九洲失守,大势已去,数次请降,却皆被伯颜无视。

五月初五,举皇帝命誓师,宣讨逆诏书,开始对京都展开正式攻城。

三日城破,即入东瀛皇宫。

后宇多天皇绝望自缢,其余亲族驱赶入御,与皇宫付之一炬。

至此,大元历至元十九年五月初八,倭王伏诛,天皇一脉只余旁系,东瀛灭国。

身在陆奥的北条时宗听闻这个消息,又惊...又喜。

好吧,他还以为这是赵维贤弟送给他的大礼。

当即决定,加快军民撤离。

北条时宗自己则如九州殉国的宗家长辈一般,誓守陆奥,为子民们争取更多的撤离时间。

此令一下,幕府上下自是感动莫明。

可又怎容执权大人犯险?

最后,北条时宗几乎是被亲随部下强撸登船,向着那个新世界扬帆而去。

数月之后,北条时宗刚刚于北美登陆,脚跟还没站稳,便在万民胁迫之下,善民意,拥天命,登基称帝。

定国号为“日本”,年号:建祥。

日本一词由来已久,取日出之地之意。自唐时,倭国就自称日本国。

只不过,那个时候的倭国没地位,只能接受中原王朝称之为“倭”的屈辱国名。

现在却是在北条时宗手里,成了东瀛的正式国名。

近两年的精心准备,也使得日本当下有治民三十万、军二十余万,其人口实力尤在宋朝之上。

建祥元年二月,大瀛朝时宗帝定都新京都,也就是后世温哥华以北五百里的太平洋岸边,距离大宋的西雅图哨站600余里。

时宗帝还诏发《告民书》:

天子代天理政,承天皇之志,却与天皇有别,与民同苦,与国共生。当下之务,乃举全国之力积田筑城,以御蛮敌之侵。

当然,在动员国民上下一心的同时,时宗帝也不放过任何一点点可利用的资源,新京都附近的原生住民也成了北条时宗的目标之一。

诏令僧侣广传佛法,教化蛮人。

只可惜,收效甚微。

当地殷人根本不吃他这一套,什么菩萨佛祖的?俺们是信真龙的好不?

佛教的引入,不但没有帮北条时宗取得殷人的友谊,反而使得绝大多数殷人开始向南迁徙,融入到特尔特克裔殷人和宋人之中。

毕竟与日本人相比,宋人才是同宗同源,同信真龙的近亲。

......

在北条时宗在美洲忙得焦头烂额的同时,全面征服东瀛四岛的元朝,日子也不太好过。

屠尽天皇一族,驱赶镰仓幕府,虽然让元朝彻底掌握了东瀛四岛,但是,正因为破坏了东瀛原有的政体,使得元朝对四岛的统治成本也随之增加。

忽必烈不得不紧急设立东瀛行省、任命政军主官,施行一系列的温和政策,以缓和东瀛民心。

最新小说: 我是刘协,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:草根皇帝 三国:我为刘禅,霄汉永灿 大唐:纨绔皇子,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,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