尔后,杨正山跟在陈公公身后来到了太极殿的御书房。</p>
书房中,承平帝已经换了一身宽松的衣衫,正斜靠在软塌上看着一份奏折。</p>
“臣杨正山拜见陛下!”杨正山抱拳拜道。</p>
“免礼吧!坐下说。”承平帝随意的摆摆手。</p>
陈公公搬来一个小凳子,杨正山拜谢之后,才坐在小凳子上。</p>
承平帝放下奏折,看着杨正山问道:“你为何要让杨承志充任重山镇北路的参将!”</p>
杨正山心神一凛,就要起身回答,不过承平帝却压了压手,“坐着说就行!”</p>
“接下来臣打算开发复州,用其他人不放心!”杨正山坐下回道。</p>
“哦!如何开放复州?”承平帝饶有兴趣的问道。</p>
杨正山老老实实的回道:“复州有沃野千里,虽然这些年迁移过去不少军户和百姓,但开垦的田地依然不多!”</p>
“从黑云山到海边,那片土地水源丰富,土地肥沃,若是能全部开垦出来,能养活数百万百姓!”</p>
这是他早就想好的。</p>
复州城周围的土地可都是肥沃的黑土地,以前的东海胡族不善耕种,哪怕占据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也不懂开垦种植。</p>
而现在杨正山执掌重山镇,自然要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利用起来。</p>
其实重山镇北地有着丰富的资源,如复州城周围的黑土地,黑云山中的草药和毛皮,松原河两岸的草地。</p>
相比之下,原本的重山镇要贫瘠很多。</p>
如果杨正山要发展重山镇,就要将重山镇北地的资源利用起来。</p>
垦荒,畜牧,草药种植和毛皮狩猎等等,这些都可以成为重山镇的支柱产业。</p>
“杨明志是你的儿子!”</p>
“臣举贤不避亲,明志是臣三个儿子中能力最强的一个!”杨正山坦荡的说道。</p>
这里他没有算上明昭,毕竟明昭现在才五岁。</p>
承平帝点点头,苍老的脸庞上露出一抹笑容。</p>
“那你为何推荐韩承、张元武、乌重辙和余通海四人出任腾龙四卫的指挥使?”承平帝继续问道。</p>
杨正山解释道:“腾龙卫水师唯有余通海能够统领,论水师训练和指挥,臣远远不如余通海余大人!”</p>
“乌重辙熟悉腾龙卫的事务,可以执掌腾龙卫的盐场和海贸,臣将他留在腾龙卫,就是不希望腾龙卫走向衰落!”</p>
“韩承为人稳重,处事周到,虽对腾龙卫了解不深,但他与乌重辙曾经共事多年,两人可以相互配合,不会心生间隙!”</p>
“张元武与松州城之战有功,本该升迁,臣觉得他的能力还不错,所以才打算让他去腾龙卫!”</p>
承平帝一边听着一边点头。</p>
他对这几位了解都不多,也就对余通海有些了解,毕竟当初余通海还是他安排进腾龙卫。</p>
现在听了杨正山的解释,他也就明白杨正山如此安排的本意。</p>
说到底杨正山就是想保证腾龙卫能够继续昌盛下去,而不是在他离开之后变得衰败。</p>
这是出自杨正山的一片公心,并不是为了私利。</p>
随后承平帝又提问了很多问题,杨正山都一一解释了一遍。</p>
而随着杨正山的解释,承平帝的态度愈发的温和。</p>
“你考虑的很周全,重山镇交给你,朕也就放心了!”</p>
“这是臣分内的事,臣不敢居功!”杨正山说道。</p>
承平帝赞许的看着杨正山,“太子还没有给你安排侯府吧!”</p>
“呃,没有!”杨正山一怔,没想到承平帝突然转换了话题。</p>
·“那武信侯的侯府就赏给你吧,正好武信侯在京外还有八千亩赐田,也一并赏赐给你!”承平帝说道。</p>
杨正山起身拜谢道:“臣谢陛下恩赏!”</p>
武信侯完了!</p>
侯府和赐田都被剥夺,那爵位肯定是保不住了,或许还会祸及家人。</p>
不过这跟杨正山无关,他得了一座侯府和八千亩赐田,这笔收入可不小。</p>
要知道武信侯祖上也是国公,只是因为一代代传承下来,现在变成了二等侯了,爵位虽然降低了,但武信侯的侯府却是国公府的规格。</p>
单单是一座侯府,就价值万金。</p>
承平帝当真是看重杨正山,否则绝不会将这座府邸赐给杨正山。</p>
两人聊了小半个时辰,承平帝的精神有些疲惫,便让杨正山退下了。</p>
而等杨正山走出皇城的时候,眼中多了一份复杂的情绪。</p>
承平帝对他当真是即赏识,又信重。</p>
这让对皇帝老儿不感冒的杨正山都有些感动了。</p>
在杨正山的观念来,皇帝老儿也是人,一直以来他对皇帝老儿一直没有什么忠君的思想,可今日见到承平帝,他突然觉得承平帝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,让他不自觉地对承平帝多了几分崇敬之心。</p>
他这一路走来,帮过他的人不少。</p>
周兰、赵远、刘元府、王彬、梁储等等。</p>
杨正山是个知道感恩的人,所以他从未忘记这些帮过他的人。</p>
而如今,承平帝对他如此信重,又对他如此赏识,也让他对承平帝有了些许感激的情绪。</p>
承平帝没有免去他的侯爵,还赐下了府邸和良田,并且还认同了之前他上奏的提议。</p>
这与太子给他封侯不同,太子只是利用他而已,将他当棋子使用。</p>
而承平帝却出于对国事的考虑,认可他的能力,支持他的提议。</p>
“古人云,士为知己者死!老夫今日终于体会到这种心情了!”</p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杨正山心里暗道。</p>
……</p>
待杨正山走出皇城,也就意味着朝堂上的皇位之争拉下了帷幕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