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城位于盆地之中,三面环山,易守难攻,又是郡守治所,戒备森严,兵力充足。</p>
刘崇等人连宛城的大门都没能攻进去就遭到了诛灭之灾,刘崇、张绍等人全部死难。</p>
这场起义的失败不仅让刘崇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,更让他们的家族迅速遭遇了灭顶之灾。</p>
上到百岁老人,下到懵懂孩童,一律被斩首示众。</p>
连头上耳畔的首饰都没来得及取下,其状极惨。</p>
这种血腥的镇压让宗室中的远亲也惶惶不可终日。</p>
这毕竟是王莽掌权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叛乱,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。</p>
舂陵侯刘敞虽然没有直接牵连其中,但他与安众侯同属长沙定王世系。</p>
而且前几年参加王莽主持的祫祭时还与刘崇很谈得来。</p>
因此,他感到非常恐惧。</p>
为了家族的未来和安危,思来想去后,觉得已故前任丞相翟方进的长子、高陵侯翟宣是个合适的人选。</p>
翟宣通经明义、沉稳谨慎、是个君子,将来不会惹麻烦。</p>
于是刘敞想方设法,为儿子娶了翟宣的女儿翟习为媳妇,这才稍微安心下来……</p>
刘崇兵败之后,张绍的堂弟张竦与刘崇的远房叔伯刘嘉,也心怀忐忑地匆匆赶往长安,向朝廷自首以求宽恕。</p>
王莽为了展现自己的宽宏大量,便赦免了他们的罪行。</p>
刘嘉深知张竦文采斐然,曾写出劝王莽当周公的壮丽文章,便恳求他再写一篇奏文,为自己在此案中的牵连辩解。</p>
张竦不负所望,挥笔写就一篇精妙的奏文。</p>
这篇奏文不仅成功地为刘嘉辩解,更成为张竦因王莽而“流传千古”的又一力作。</p>
奏文中,张竦先是大肆颂扬王莽“存亡续废”的功德。</p>
指出王莽恢复众多绝嗣或被废的刘氏王侯爵位,实乃扶植刘氏宗室之举,是对汉廷中央打压宗室支脉的有力反拨。</p>
接着,他笔锋一转,严厉批判刘崇不识时务、大逆不道,是宗室之仇、国家之贼、天下之害,罪不容诛。</p>
张竦甚至建议铲平刘崇的宫殿房屋,挖成大坑灌满污水,以作诅咒镇压之用。</p>
王莽果然对这篇奏文大为满意,认为刘嘉不顾私亲、与自己同仇敌忾,实属忠孝之举。</p>
一场原本可能掀起惊涛骇浪的宗室叛乱,就此悄无声息地落幕。</p>
并非这场叛乱来势不够凶猛,而是刘汉皇族成员们不但未给予刘崇等人支持,相反,还纷纷向王莽表示忠诚。</p>
这让王莽感到十分高兴。</p>
王莽更加坚信,相较于所谓的血缘和正统,权势和既得利益才是更为可靠的力量。</p>
于是,他慷慨地封赏了南阳郡中参与平叛并立下功劳的官吏与平民百余人。</p>
却将刘崇的府邸夷为平地,以此作为对未来谋反者的严厉警告。</p>
为了进一步彰显人心所向和表彰忠义之士。</p>
王莽又颁布诏书,赞扬刘嘉及其父兄深明大义、不徇私情。</p>
再次将杜衍县的千户赐封给刘嘉,封其为帅礼侯。</p>
并赏赐刘嘉的七个儿子关内侯的爵位。</p>
同时,张竦也因功被封为淑德侯。</p>
在当时连坐之法盛行的时代背景下,这样的封赏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创举。</p>
此事在长安市民中引起轩然大波,人们难以置信,议论纷纷。</p>
甚至编出歌谣来讽刺这一荒诞现象。</p>
“欲求封赏,须过张伯松(张竦);奋力战斗,不如巧妙奏章。”</p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