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珊文学网 > 历史军事 > 诗与刀 > 第一百三十七章 绝佳的马屁与风险(感谢作者暗形盟主大赏)

第一百三十七章 绝佳的马屁与风险(感谢作者暗形盟主大赏)(1 / 2)

“文远小友,今日赶巧了,这位是尚书吴相,平常可是难得一见的人物。”谢昉主动给徐杰介绍一番。

如此也能看出谢昉的人品,朝廷官员系统,唯有御史台是比较独立的系统,选御史台主官,皇帝也会多番思虑。人选要求也比较多,比如在朝中没有多少势力瓜葛,人品端正,能直言而谏。

谢昉能当这个御史中丞,吴仲书的推荐只是其一,朝中推荐的人选也有许多,最后谢昉能上任,显然是在各方面都比较符合条件的。

本来谢昉与吴仲书,只算认识,也算同乡,并无多少政治上的利益瓜葛。但是吴仲书推挤谢昉的时候,显然也就是看中了旧识与同乡这一点。

如今谢昉上任之后,吴仲书自然要主动与谢昉多走动一下,拉近两人的关系。上官者,能稳稳妥妥当好上官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,既要争取皇帝的信任,又要争取同僚与属下的支持,一人高高在上是一定行不通的方式。这种为官之道,吴仲书显然是驾轻就熟的。

当年的欧阳正,兴许就差上了许多,也是太过年轻,爬升太快,少了许多慢慢升迁的磨练与经验。

徐杰站起,还未作揖而下,吴仲书却是笑着抬手拦了一下徐杰,口中笑道:“文远小友不必拘礼。你是名声老夫之前就听说过的,可不是只在你谢昉这里听闻的,此番入京,可是要备考了?”

其实春闱就在秋闱之后,也就是说举人考试完毕,过不得半年就是进士考试。但是许多有条件的士子,会提早一两年就入京来,美其名曰是进京备考读书,如此可以从容不迫,免得需要一路急赶进京。

究其主要,其实就是进京来扬名声,走门路。扬名声的好处不需多说,走门路就是各显神通了,有些本身家族长辈老师之类就有门路,有些当真就需要临时来走,靠钱靠名还是靠运气,不一而足。不论如何,总是要多作一些努力的。

徐杰便也没有拜下去,只是口中说道:“多谢吴相。学生还只是秀才功名,举人未考,入京也只是想到处看看这大好河山,备考还早。有言道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志怀高远,方为君子。”

吴仲书闻言一笑,抬抬手示意徐杰落座。又道:“读万卷书为学高,行万里路为志远,极好!难怪文远能写出《三字经》,《三字经》最近老夫也读了,着实不差,正准备着礼部往天下官学推广,此番你来得正好,这《三字经》还需要改动一二,还是由你执笔比较妥当。”

“不知还要改动一些什么内容?还请吴相示下。”其实徐杰已然觉得《三字经》已经很成熟了,连军阵知识都普及了一番,战阵英雄故事也加进去了,并没有什么缺失之处。

“哈哈。。。加一些本朝先人事迹,方才是稳妥。”吴仲书说道。

徐杰明白过来,所谓本朝,就是大华朝立国之后的人物之事,从开国皇帝到开国功勋。这些人大多都有后人,甚至许多人的后人都身居高位,不说皇家之人,就说那军中勋贵之家,更是有不少权柄在手。

吴仲书是在提醒徐杰,让徐杰这个还未入仕之人能广结善缘,也就是让徐杰隔空给许多世家拍几句马屁,接着这要传遍天下的蒙学《三字经》拍出来的马匹,那可就不一般了,这马屁就真拍到绝佳之处了。其实内容加不加都可,毕竟三字经不长,内容都是千古之人物,不加那些本朝功勋也无大碍,没有人非要去跟孟子、孔融、卫青、霍去病等人争名声。

谢昉闻言拍手叫好:“吴相谋得远,佩服佩服,我头前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,文远小友,此番可算得是大造化了。”

最新小说: 我是刘协,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:草根皇帝 三国:我为刘禅,霄汉永灿 大唐:纨绔皇子,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,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