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二郎摇摇头:“就是现在去衙署打点,恐怕也来不及了。”</P></p>
想要声援谢大娘子,好似也找不到借口。</P></p>
众人正在思量,就听左尚英道:“真是如此,只希望谢大娘子能撑住,旁人我不知晓……但大名府的那些商贾……私底下都是见不得光的手段。”</P></p>
“他们不是用佛炭的名声压谢大娘子吗?那我们就盯着这桩事,但凡有人故意抬高泥炉价钱,或是压低雇工工钱,我们就找去衙署,请知县为大名府百姓做主。”</P></p>
柳二郎等人听得眼睛一亮。</P></p>
“好主意,”柳二郎道,“我们就按尚英说的做。”</P></p>
左尚英看着桌案上的小报:“再说,我们还有小报。遇到不公事,我们还能写在小报上传出去。”</P></p>
屋子里的人,直到现在才豁然开朗,他们之前怎么没想到,小报还有这样的用处。将那些见不得光的事都揭开来。</P></p>
……</P></p>
永安坊,杨家。</P></p>
谢玉琰坐在堂屋中,看着手中的公文。</P></p>
桌案上摆着一只泥炉,里面的佛炭烧的发红,上面烤着的柿子发出阵阵香气。</P></p>
县丞在几日之内,见谢大娘子四五次,每次谢大娘子给他的感觉都不同。但他无一例外都心中发虚。</P></p>
尤其是今日。</P></p>
他拿着公文而来,走进杨家时却有些犹豫。</P></p>
这堂屋里,只有谢大娘子和杨氏几个族人,气氛却压抑地让他有些喘不过气。</P></p>
县丞正要讲一些大义之语。</P></p>
谢玉琰却开口:“就像大人说的那样,我做佛炭和泥炉乃是受智远大师点拨,并非一心逐利。”</P></p>
县丞哑然,他明明什么都还没说。谢大娘子就好似已经当他说了。</P></p>
说好听点,就是谢大娘子识时务。</P></p>
说难听点,就是懒得听他唱戏。</P></p>
“让我拿出做泥炉的法子也不是不行,但我有几点要求。”</P></p>
一下子话语掌控权就到了谢大娘子那里,县丞也只能听着。</P></p>
谢玉琰道:“这泥炉我们才开始烧制,恐会有些不足之处,万一将来出什么差错,一概与我们不相干。”</P></p>
县丞道:“自然。”</P></p>
谢玉琰继续道:“雇工至少每人一百文钱。不管是佛炭还是泥炉,东家得利不得超过三成。”</P></p>
县丞下意识地点头。</P></p>
谢玉琰道:“佛炭、泥炉做法得益于智远大师,我可以将这两样做法献出,得到这做法的人,也不能卖方赚钱。”</P></p>
县丞道:“应该。”</P></p>
谢玉琰顿了顿,似是在思量:“就这些。”</P></p>
县丞略微松一口气,谢大娘子定是不想将方法交出,可眼见无法推脱,只能设下几个难题。</P></p>
这些想明白之后,也算不得什么。</P></p>
谢家烧窑那么多年,得到了方法,必然能知真假,烧不出与杨家一模一样的泥炉,也会告去衙署。</P></p>
至于雇工一百文,那就是谢家自己的事了。</P></p>
谢玉琰点点头:“那我就与大人写文书。”</P></p>
事不宜迟,县丞自然答应。</P></p>
将文书写完,谢玉琰似是才想起来询问:“不知道衙署有意让哪家陶窑与我们共同烧制泥炉?”</p>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