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珊文学网 > 历史军事 > 大明求生记 > 第七十二章 引起争议

第七十二章 引起争议(1 / 2)

开讲前,先确定知经筵事、同知经筵事、经筵讲官、侍经筵官等具体人员,而后礼部择吉日在文华殿设御座、御案,讲案,三者位置关系十分固定,一般御案在御座东部偏南,讲案在御案南偏东。

开讲之日,司礼监太监将书籍、讲章提前摆放好,这个摆放也极为讲究,一般而言四书在东、经史在西,讲章按例誊写两份,御案,讲案各放一份。皇帝落座以后,知经筵事要带领所有人行“五拜三叩头”之礼,然后“以次上殿,东西序立”。等到所有人都落座后,服侍人员再将御案抬到御座前,将讲案抬到御案正前方。紧接着,鸿胪寺官员大喊一声“进讲”,经筵正式开始。

参加经筵的人员,除了要“听课”的皇上之外,参加经筵大体还有七类人。

分别是:知经筵事,总领经筵一切事务,基本由内阁首辅来担任。

同知经筵事,协助知经筵事处理相关事务,一般2-3人,多由内阁大学生或各部尚书、侍郎担任。

经筵讲官,负责向皇帝讲解经史子集,一般由兼任翰林院编撰以上职衔的各部高级官员、国子监祭酒担任。

侍经筵官,皇帝特许参加经筵的官员,不负责任经筵之事,只是旁听。

展书官,负责为皇帝展掩书籍,一般由翰林院编修担任。书写讲章官,负责誊写经筵讲章,一般由编修或中书舍人担任。经筵执事官,这是一个统筹,具体包括四类人,分别是鸿胪寺堂上官1人,负责鸣赞;锦衣卫堂上官1人,负责警卫;侍仪御史2人,负责礼仪;给事中2人,负责监督官员礼仪。

展书官随即出来为皇帝展开四书,讲书官出列并在鸿胪寺官员“鸣赞”中向皇帝行跪拜礼,礼仪结束后开始讲授提前准备好的讲章。一个内容讲授完毕,展书官会过来帮皇帝把书收起来,然后再展开另外一份书及讲章,换个讲官继续讲,直到讲解结束。

这种很正式的经筵很是麻烦,除了经筵制度之外,明朝还有另外两种进讲形式,分别是“日讲”和“午讲”,前者属于省去各种繁琐礼仪的经筵制度,也有“小经筵”之说,后者属于皇帝有精力时组织的“加灶”活动,这两种进讲都比较注重实效,从某种意义上对皇帝的帮助更大。

章子俊内心在大骂,好不容易把四书五经这些全扔了,想不到一个经筵又要重拾起来吗?可作为翰林侍读学士,就是经筵讲官,负责向皇帝讲解经史子集等内容,担任经筵讲官共有三人,一个是国子监祭酒李秉彝,另一位是同行林侍读,作为新进经筵侍读学士,摆明了接下去轮到章子俊讲读了,内容是内阁规定的,还要写出当日筵讲的讲章,这不是要命么,看来想混日子是混不下去了,“作为新朝新帝,怎样治国呢?”这就是内阁出的筵讲题,也是目前边关、民乱四起需要急迫解决的。

这样题,大可以讲皇恩浩荡之类的大义入手,还有为了自身的清誉,把皇上推出来说事,要近贤臣,远小人,勤于圣人之学,听从规劝,戒除声色等嗜好,断绝玩好,勉励近臣,振作士风,团结民心。可这些全是空话,也不是一个小小侍读能说的话,章子俊没法了,先去内阁探口风,现在朝堂上争议最多,大明面临那方面的困难最多入手,只有这样,才能切入时弊,讲起来也能显出自己在关心国家大事,而不是不学无术,混吃等死,尸位素餐。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。

首先是去李贤的朝房,这一了解让章子俊惊掉下巴,原来此时的大明正在苟延残喘,四面烽火,内有荆襄流民起义,山东有减孔子子孙田租事,四川山都掌少数民族起义,大藤峡瑶壮族人民起义,赵铎起义。外有河套鞑靼犯边,甘肃、陕西边关防务。还有四川盐井卫地震,这些全是朝廷需要解决的,再有各地上书折子如:娄芳上言民生事宜。兵部尚书王复整饬延绥边备,左都御史李秉整饬大同边备。

对于这种政见之事,当今小皇帝肯定是不管的,这些全由内阁在处理,章子俊大致摸一下脉,赶紧缩手,关我屁事,按照历史走向,大明此时还死不了。

到了筵讲之日,安着次序“五拜三叩头”后,文华殿中足足有百人之多,章子俊看着走围全是大佬级别的人物,礼部尚书、吏部、兵部、这些全是大学士级别,想不到我一个穿越过来的人,要讲历史了,这不是硬逼我算命吗?咱就先从鞑靼开始,这可是目前朝廷最头痛的事。“鞑靼人口不过相当于中国之一大郡而已,但却连年扰边,往往得利而去,其原因在于我之兵威未振也。河套地区原非鞑靼巢穴,虽屡骚扰亦不为大害,而今其毛里孩部大举入内,人马俱处其中,而且出没莫测。虽出兵剿之,但我方兵集而彼已退去,兵散未久而彼又复来,如此不但劳师费财,边民亦不得安宁。”

这一讲,首先内阁大佬全集神了,殿中百人鸦雀无声,而章子俊一付风轻云谈状,就差手里一把羽毛轻扇,这种话题,每个人都喜欢听,而不是那种学术上的圣人之言。

连小屁孩朱见深也感兴趣了,说道:“章爱卿有什么办法对付?”

章子俊对朱见深回礼道:“今欲安边,必须大举而后可也。乞令兵部会官商议,预积粮草于陕西塞下,令陕西延绥宁夏甘凉大同宣府等处守臣选练骑兵,整理军械什物,制造战车拒马,有明春或今秋进兵搜剿,务求一举成功。关键在于,在于兵马不在多,而是精。军械神炮百、神枪千为主力也。建议工部研制新火枪。”

兵部尚书王复及会昌候孙继宗插话道:“火器为主不可,鞑靼彪悍异常,用火器难以为之,”

章子俊不紧不慢道:“王大人、会昌候说的很对,以往我朝火器射之不及百步,可要是有火枪能打出比现在远一倍的距离又将会如何?”

会昌候孙继宗道:“这位章小子,很难能做出这等火器出来。”

章子俊回道:“很难吗?在小臣看来,目前的火枪还有改进的空间,要是装备了此等火器,鞑靼骑兵就是活靶子。”

兵部尚书王复不语,会昌候像在看傻瓜一样看着章子俊。

最新小说: 我是刘协,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:草根皇帝 三国:我为刘禅,霄汉永灿 大唐:纨绔皇子,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,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