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珊文学网 > 历史军事 > 三国:我的父亲是赵云 >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东吴灭亡了

第四百六十三章 东吴灭亡了(1 / 2)

吴国以将领部曲制统兵,在陆抗、丁奉、施绩等名将一一逝去之后,后继乏人的窘迫让这个立足江东六十载的割据政权走向末路。

吴国真无人可用吗?

当然不是。

且不说了陆抗的几个儿子,陆晏、陆景、陆机等人,虽不说有多厉害的才干,但领军作战还是能胜任的。

但孙皓不用也就只能徒乎奈何。

与此同时,没有了陆抗等严令约束,没有完善的制度管控,吴军的腐化堕落速度,更令人惊叹,在反腐这方面,吴国做的一直不怎么样。

司马徽在拉拢吴军将领时,甚至还没开口,对方就主动的贴上来了,还有个别性情暴烈的,直接提议带兵为太子、太子妃诛了暴君孙皓。

在登上吴国皇帝位子十余年后,孙皓渐渐走向穷途末路。

这不怪任何人,他的路,是他自己选择的,从他杀了推荐他做皇帝的张布、濮阳兴开始起,这个人在吴人心目中,就没有了信誉和地位。

司马徽暗中活动的那些动作,早就被一想有心人知晓,而北府兵二万在广陵虎视耽耽,更让江东的大族们心惊胆战。

丞相兼军师将军张悌虽然是吴国朝堂第一人,有忠义之心,但性格上却不是强硬派,其权力被孙皓的亲信尚书岑昬分去了不少,这种平衡和牵制,让孙皓得意洋洋,这和后世那位微操大师犯了一样的错误。

建业的吴军水军中,司马徽已经将水军将领潘平给收买了,潘平的父亲潘濬就是蜀汉有名的大叛徒,正是因为他的投降,使得关羽被吴将吕蒙白衣渡江,偷袭荆州得逞。

潘濬入吴,得到孙权的重用,到了潘平这一辈时,一直担任吴国水军的将领,渡河一事,只要潘平答应帮忙,从毗陵一带渡江应不是难事。

而只要北府兵过江,那就是鱼入大江,翻江蹈海的大好局面,到时候,趁势以晋代吴,在江东再建一个晋国,这天才无比的谋划,司马徽越想越睡不着。

汉大业三年,吴天纪六年(公元282年),十二月。

就在司马徽、王戎等人抓紧谋划南渡窃取江东之时,北方的徐州传来消息,汉国皇帝赵广已经率汉军主力六万余众精兵,对外号称十万大军,向东疾攻徐州,彭城、下邳、小沛等地均陷入战火之中。

徐州地势平坦,只有彭城周围有些山丘可以作为防御依托,其他地方多为黄淮冲积平原,无险可守。

汝南王司马亮这一回倒是让赵广刮目相看,这个司马懿的三儿子,在司马氏危难关头,显出了几分大家族族长的气魄,他已下了决心要与城同亡,带领最后的一万晋兵死守彭城。

汉军席卷徐州,青州孤悬在北,也没有可能保全,晋国的地盘只剩下了江北的广陵郡一隅,拿下江东已是迫在眉睫。

司马亮要用自己最后的一点力量,拖住汉军南征的步伐,为司马骏、司马徽等人在江东复晋赢得时间。

不得不承认,司马亮这一回做事很漂亮。

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牺牲,让一向不和的司马诸王第一次团结起来。

十二月十九日,北府兵从京口渡江,一路兵马由汝阴王司马骏遥领,由领军将军王彦、建威将军王戎率领,王敦为先锋,直取吴国国都建业。

虽然司马骏麾下特别有名的战将已经没有了,但有王戎这个竹林七贤中的第三贤坐镇,已经能够对吴军形成压制态势。

最新小说: 我是刘协,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:草根皇帝 三国:我为刘禅,霄汉永灿 大唐:纨绔皇子,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,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