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珊文学网 > 历史军事 > 大晋皇族 >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(终)

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(终)(1 / 2)

皇帝还是皇帝啊,虽然话很少,但是一系列的朝议最后,拍板的始终是皇帝。

不管是之前对自己的封赏,还是后来崔世栗、卢亮、卢怀慎、高巽等人的处置,乃至最后户部侍郎的人选决定。

表面上皇帝好像是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,但是细想之下,大臣们的建议他一个也没有采纳。

这一点,姜承枭看的明明白白。

由此,他在想,或许一开始这些事情皇帝就已经拿定了注意,所谓朝议不过是走个过场。

那么,他的父王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?

刚刚表面上皇帝好像是因为独孤整和萧旦的僵持不下,转而询问赵王,但是下一个询问观王就很值得推敲了。

毕竟,这俩人都是宗室,未尝没有事先与皇帝商议好的可能。

还是说,这是皇帝与赵王,观王之间的默契呢?

姜承枭觉得,这些都有可能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到这里总该结束了吧。

瞅着儿子脸上露出的轻松之色,赵王心中暗自叹息,这小子什么时候才能规矩一点。

这个时候,皇帝轻轻咳嗽了一声。

姜承枭面色微微一振,终于要退朝了么。

“诸位爱卿,朕决定了,先发河北三十万民夫,开凿北济渠。”皇帝说道。

北济渠,即以涿郡为,洛阳为终点的那一段运河,联通了整个北方的人工河。

加之南济渠,两条人工河连在一起,像是一个横着的‘人’字。

这条北济渠具体有多长,姜承枭不太清楚,但是有一点很清楚,三十万人是不可能够的。

要知道这个时代想要开凿一条人工运河,只能用单纯的人力。

皇帝说完之后,大臣们罕见的全都保持沉默。

运河这件事情在这段时间中是皇帝一直在提的一件事情,也是大臣们极力反对的一件事情。

不同的是,这次皇帝没有一张口就是征发百万民夫,而是换成了三十万民夫,而且是先开凿北济渠。

从这一点上来说,皇帝貌似是向大臣妥协了。

只是真的算是妥协了么?

以高巽、卢怀慎为首的一系官吏一开始是极力反对这件事情的,但是经过前几件事情,他们现在纵然想要反对,可是也没那个胆子了。

高巽倒是蠢蠢欲动,准备站出来阻止皇帝。

在他看来,晋室完全没必要开凿大运河,不仅劳民伤财,而且短时间根本见不到效果。

他也知道开通大运河的好处,只是他不赞同皇帝短时间就想完成的想法。

那和暴秦想要修建长城有什么区别。

正在高巽准备说话之时,太子却抢先一步开口,“启禀父皇,儿臣以为运河之事利在千秋,福泽万千百姓,此事可行。”

说完,太子不忘悄悄给高巽使了个眼色。

那意思就是,你别说话了!

明白了太子的意思,高巽顿住了脚步,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。

他不是不清楚现在的情况,如果他开口,崔家和卢家未必愿意声援他,而且刚刚皇帝明显放了自己一马。

如果自己不识抬举,还要跟皇帝唱反调,只怕是不妥。

但是他又不愿意看见数十万百姓前赴后继的去开凿运河,那实在是太过劳民伤财。

理性与私心的纠缠让高巽不知道如何是好。

除了高巽以外,其他的官吏就更不愿意说话。

没看见高巽、卢怀慎、崔世栗等人反对的下场了么。凡是和皇帝唱反调的,刚刚被教训的难道还不够惨么。

这一点,郑善愿心知肚明。因此他果断的装了鸵鸟,低着头一言不发。

能位列大朝的官吏那个能是傻子,他们不是不知道这运河一旦开始开凿,意味着上万户家庭的青壮会被朝廷征发,不会不明白运河之下将是白骨皑皑。

可是,反对有用吗?

这件事情商议了几年,皇帝还是要办成,为此不惜贬斥了崔世栗,打压了卢怀慎,警告了高巽,他们能有几斤几两去阻止皇帝?

姜承枭则是面色复杂,他原以为皇帝做着一切其实是为了剪除太子的羽翼,没想到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朝政运河之事。

最新小说: 我是刘协,我不做献帝 圣唐时代 京极家的野望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明末:草根皇帝 三国:我为刘禅,霄汉永灿 大唐:纨绔皇子,被李二偷看日记 厚照大明 人在水浒,正在造反 大唐之逍遥太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