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芸很久没有体验过缺钱的感觉了。
上一次有这种感觉,还是99年才创立阿里巴巴不久时候,哪哪都要用钱,哪哪都弄不到钱,国内以为他是骗子的人还很多。
后来,通过老蔡的关系,引来了以高盛为首的风投机构,第一笔500万美金,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从那之后,阿里巴巴虽然一直在烧钱,但是马芸从来不缺钱,一切发展中的问题,都可以用发展解决,所以即便烧钱很凶,可是阿里巴巴发展太快,以软银为首的一大批风投机构都把阿里巴巴当做了一个香饽饽来看,那真是要钱给钱,要人脉给人脉。
可是最近,或者说,从百度和ebay这两家出现之后,情况渐渐的发生了变化。
首先说百度出现,这家搜索引擎公司,可以说从根源上,重创了类似3721、zhao123,包括阿里巴巴的BTB业务,把信息数据库扩张到了全网络,虽然从专业性而言要差一些,但总广度来看,远远超过。
这也是马芸有意做互联网零售的原因之一,阿里巴巴之前的主营业务虽然还能生存,但他已经意识到,未来的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,如果死守这一块,由于积累的口碑、专业性,未必会死亡,但一定会沦为二流,甚至三流的互联网企业。
但问题是,转型之后,淘宝的互联网零售,发展的并不是很好。
这快一年的时间,淘宝并没有成为行业领头羊,只能勉强排进前三,这个成绩对于初创企业而言,当然是非常喜人的,可马芸和它的阿里巴巴并不是什么大学生创业,而是一家已经在行业内树立了自己的地位,在2000年就被估值超过一亿美金的大企业。
对于这样的大企业,全力转型,目前只取得这样的成绩,面子上就很难看了。
面子上的难看,还在其次,里子里的为难才是关键。
阿里巴巴的之前的主营业务被不断压缩,但转型成功之前,不能放弃,依旧是最核心的,换句话讲,也得投资;淘宝的业务,正在开展,是未来,更要投资。
而目前无论是之前的,还是未来的,都举步维艰,需要花海量的资金,特别是零售市场上,三家并大,竞争的相当激烈,ebay的优势明显,要市场有市场,要钱有钱;金东有特色,淘宝的优势,就是有阿里巴巴作为后台,商品种类更多一些。
另外两家奇招迭出,淘宝就被逼着需要花更多的钱,更大的精力,而取得的效果,却是十分有限的。
还是那句话,发展中的问题,发展中解决,那如果发展的速度变慢了呢?甚至停滞了呢?
那一大堆问题和矛盾,就是同时暴露出来。
风投机构不是慈善机构,他们的嗅觉是最灵敏的,当年阿里巴巴一家独大,引流潮流,所向无敌手,钱就像水一样流进来,他不要都不行,现在三家并立,淘宝暂时看不到任何取胜的明确希望,风投们就谨慎了许多。
为了打赢这场仗,马芸之前联系过一些熟悉的风投机构,也开始放出风声来要融资,但是回应的并不多,远没有之前两轮那么热烈。
之前的股东富达、高盛,都在观望,软银的孙老板很看好他,倒是愿意出钱,可是对于阿里巴巴整体的估值,远远低于马芸的预计。
3亿美金而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