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重要的是,就算新希望现在不追究,他们也无法提供更多的原材料了。
因为之前那十几亿的原材料,已经掏空了所有的库存,考虑到市场的消化能力,他们没有再继续囤积太多。
现在想囤的时候才发现,海外渠道被封锁了进不来,而国内对这种东西的提纯质量又不够高。买回来后,他们还得进行二次加工,不但成本要增加,效率也会变慢许多。
霍家那边通知厂商,正在抓紧联系新的供应商,让他们先放缓销售步伐。
可是,厂商们好不容易抓住一个赚大钱的机会,哪会轻易放过。
在绝对的利益面前,没有人愿意当乖宝宝。
霍家的名字,可以吓住那些资产千亿,百亿,十亿的公司。
但对这些普遍以千万左右为目标的小厂商,根本不是个事。
你霍家要是真的想跟我们动粗,行,我们自己关门好吧。反正小公司根本不在意所谓的品牌效应,这里关门,那边又随便找个地方重新开张了。
霍家的威严,在这些小人物面前,不值一提。
于是乎,新希望得到了第二笔进账。
这一次的原材料销售,按照霍不凡的要求,再次提价百分之三十。算下来,原材料已经提价百分之六十,厂商的利润空间挤压的几乎和当初新希望差不多了。
这让厂商们很是不满,却又没有办法。
可能因为他们这一次对新希望的围剿,全国各地到处开花,经销网点遍地都是,导致所有人都知道了这种减肥产品。
有用过的,就给旁边人推荐,没用过的,觉得反正也不贵,买点试试也无妨。
如果以全局的角度来看,这个市场,已经被拓宽了至少三倍以上。
倘若仅凭新希望自己做,想做到这个地步,起码得两三年的功夫。
然而就这么短短几个月,就成了,说明还是人多力量大。
市场扩张了,买的人多了,就会形成薄利多销的情况。厂商们眼瞅着那么多客人排队等着买东西,哪舍得就此放弃。
就算利润空间又一次被压缩,他们也只能一边骂新希望手黑,一边骂霍家无能。
既然要对付新希望,怎么不早点囤货!
关于这一点,霍家倒是有点冤枉了。
他们只想着从竞品入手,围剿新希望,哪里想过原材料的事情。别说他们,那些厂商自己不也没想过囤货吗。
大哥别说二哥,五十步也别笑一百步。
有些聪明的厂商,为了提防下一次购买的时候还会提价,想多要点原材料,却被拒绝了。
霍不凡早就让人收集了这些人的资料,把所有网点摸的一清二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