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里面随便拿出一个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都值得大书特书一番,公孙瓒身为三国之始不得不提的一方诸侯,更是如此。
引用郭攸对他的评价:“瓒,文武才力足恃,虽有小恶,固宜容忍。”
齐贞心中清楚,公孙瓒绝不能算是一个好人,只是与刘备有学友之谊,所以刘备才会在这种走投无路之下选择投奔他。
要不然何必不辞辛劳的赶来益州,直接去找他岂不是更好。
历史上的公孙瓒也是个猛士,战力武功虽算不得十分出众,然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,终究还是成为一方豪强。
这人心思深重,略有阴刻,对刘备却是不错,不然也不会直到刘备长期转战徐州之后,二人才算彻底断了联系。
严格意义上来说,没有公孙瓒长期庇佑,刘备很难起势,更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下去。
一个连文丑都打不过的将军,齐贞自然不太能看得上他的战力,当然对于此人的人品也是一样。
说是图谋这个武将倒也说不上错,只是更多的还是图谋他手下的那些士兵,这也是小队来到这个游戏之后,踏出改变历史走向的第一步。
要么将公孙瓒收归己方,要么在他的羽翼下培植自有势力,总之是绕不开这个人的。
来的时候风光无两,回去的路上却有些灰溜溜的,刘关张三人一路上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。
小队三人还好,汤衣依然冷淡着,极少说话,齐贞则是天天跟梁思丞两个人聊天打屁,这一路倒也没显得如何枯燥。
梁思丞的故事不长,但却比齐贞的经历丰富不少。
齐贞一直自诩就是一个对游戏比较精通的普通人。
梁思丞却并非如此。
我们小梁同学的成长经历并不简单,至少相比于自己,齐贞更愿意把这个青春期的孩子定义为天才。
梁思丞家境殷实,自小就极喜欢看书,还不是那种不求甚解的读法。
无论是情节紧张的小说,还是枯燥乏味的工具书,他都能耐着性子深读下去。
按照梁思丞自己的话说,他似乎对于文字这种东西有着天然的喜爱和亲近,就喜欢探究纸上那些文字背后的意义。
之所以这样,他解释是因为他的爷爷对他的影响,没错,就是给他起名思丞的那个老人。
看的书多了,自然懂得就多了,懂得多了,无论是心智还是学识,便不是那些同龄人可以比拟的。
齐贞笑着问他你爷爷是干什么的啊?
梁思丞说是个厨子,不过是给主席做饭的厨子。
齐贞哈哈一笑,说怪不得你指挥战斗如此得心应手,厨子不看菜谱改看兵法了。
梁思丞说你懂个屁,主席当年爱吃辣椒,每次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只有两个东西不离手,一个是烟卷,一个便是辣椒。
那时候自己爷爷就总在主席边上听着,后来自己之所以对军事如此感兴趣,全部源于此处。
齐贞说那你还真的挺适合这个游戏。
梁思丞说那是,我厉害得很。
齐贞微微一笑,他心中并不把这个人当成一个简单的孩子,心中更是想着以梁思丞的学识见识,只怕在小队中就仅仅当个军师,实在是有些屈才。
只不过再显成熟,梁思丞却仍然有些孩子心性。
要是自己初入这个游戏,是绝对不会跟老玩家谈起这么多自己进入游戏之前的事情,毕竟交浅言深,殊为不智。
然而梁思丞很快便解答了齐贞的心中疑惑,并在此让齐贞对他有些刮目相看。
“我不是那种被人卖了还会帮别人数钱的傻子,所以如果我要是知道自己被别人利用,我心里就会非常难受,哪怕这种利用是善意的。”梁思成苦笑着叹了一口气:“所以不管你跟林疋两个人到底如何斗智斗勇,都请不要带上我,我认怂保平安。”
说着话他举起双手,做了个投降的手势。
齐贞知道他说的是对的,如果自己和林疋真的在某些事情上意见相左,别人姑且不提,是一定会利用梁思丞这个聪明人做些文章的。
而梁思丞之所以对齐贞如此开诚布公,自然是一个姿态,一个置身事外的坦诚姿态。
齐贞愿意相信他。
除了智慧树和小白的事情不能说,齐贞把自己所知道的游戏知识也在这一路上全盘和二人介绍了一下,以梁思丞的聪明才智自然不怕他听不懂,至于汤衣,也不问问题,也没什么反应,听见就跟没听见一样,齐贞就当是给她做个科普先留个印象,等回头有问题再说。
齐贞的做法成功的勾起了梁思丞的好奇心,于是这一路上,几乎都是两个人在窃窃私语,梁思成问,齐贞回答,然后梁思丞便咬着指甲开始琢磨,有两次想出了神差点掉到路上的沟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