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瑁准备走的这一条西宣道,从宕渠到西城县,接近五百里,几乎都在河谷中穿行,古代沿着河谷行走有极大的便利性。
在先秦远古时期,汉中巴人与大巴山南部的巴人,就时常通过这条道相互往来。
后来益州经济政治中心成都逐渐繁荣,由关中南下入蜀,或蜀地北出汉中就改走金牛道,因为那里地势平顺而且路途最近。
故金牛道在秦代就有了完善的栈道、驿站,郡县定期维护,成为了入蜀不二选择,而此西宣道渐废。
刘瑁说服賨人渠帅朴值等人之后,就带上七日干粮与十日粟,顺着不曹水河谷北上,不曹水是潜水支流,来自于大巴山。
从宕渠到万源乡,这二百多里属巴山南麓丘陵地区,行走较为容易,再加上未携带重武器,故行军速度颇快,刘瑁估计日行里程应该有六十里以上。
抵近万源乡,就是大巴山腹地,山高林密,山势愈发陡峭,到处是激流深涧。
不少地方河谷两边均是绝壁,也无栈道,需绕行山腰小路,行军速度就慢下来,有时行走一天,还在同一座山中打转。
在森林中晓行夜宿。离开宕渠六日后,午时,刘瑁与众人登上一处垭口,眼前豁然开朗,远处汉中谷地依稀可见。
黑瘦而精悍的向导对刘瑁道:“使君,顺着对面山谷溪流而下,越过第二个河口就进入洋水,顺洋水而下就到西乡县,路程一百四十李,照此速度,走陆路还需三日可抵达!”
“嗯,此处距洋水河口应该还有一日的行程。”
“的确如此!”
刘瑁转头对邓芝道:“伯苗,传令下去,加快进度,须半日抵达河口附近上游的山谷驻地!”
“诺!”邓芝答应道。
现在是下坡路,走路不太累,刘瑁决定加快行军速度,抵达河口后,要按计划扎木筏,让部分人顺流而下西乡,人数控制在五六百人即可。
因为从这一段到西乡城,依然是在大巴山河谷中,没有合适的渡口,步行是靠河谷右侧行进,到了西乡城对岸的渡口才能渡河,因为西乡城在洋水以北。
而到了西乡城对岸渡口,万一无足够船只,渡河很可能被敌阻击,那就会非常麻烦,搞不好会功亏一篑。
直接用木筏先过河,然后再沿着洋水以西行走也不可行,因为对面山体陡峭,连小路都没有,无法行走。
因此最佳方案是扎木筏顺流而下占据对岸码头,当然能够突袭进城是最佳。这一段江面宽阔,水流并不太急,非常适合木筏漂流。
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:可拦截洋水中的船只,然后搭乘船只顺流而下,这个季节,洋水中船舶不少。
……
在森林中走下山路,非常快捷,中午十分,众人就按时抵达距洋水河口上游五里处。
这里是一大片开阔的谷地,非常适合驻军,就是长期驻扎三五千人也容得下。
刘瑁命令安营扎寨,夜晚在此住宿。然后又命甘宁快速扎几只木筏,速去洋水中拦截过往船只。
甘宁一听,很是欣喜,说道:“主公放心,属下一定完成任务!对了,主公,若船只充足,属下恳请即刻带领二百人偷袭西城!”
“这……先搞到船只再说!”刘瑁点点头。